舆情梳理|降糖药成减肥“网红” 超适应症用药隐患丛生

发布者:我昐会员 网友2023-09-27评论

目前,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批准的GLP-1受体激动剂药物适应症仅有治疗II型糖尿病,尚未批准其用于体重控制,但已经有部分人群将这种药物用于减肥,其中不少使用者并非肥胖或超重人群。

有些患者会从医疗机构或者药店通过医生开药。每日经济新闻发布的《“每周扎一针,月瘦20斤”?》称,调查发现,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作为“减肥药”使用的现象即便在基层医院,也相当广泛。一位在县级公立医院从业数十年的内分泌科医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去年6月获得FDA批准用于慢性体重管理后,过去一年,求诊者到医院拿GLP-1受体激动剂药物用于减肥的情形很多。

第三方售药平台、代购等也是患者获得“减肥神药” 司美格鲁肽的重要渠道之一。《北京青年报》刊发《打6次针瘦了20斤!降糖处方针剂怎么就成了减肥“神药”》称,在网购平台搜索后,发现GLP-1受体激动剂类商品多达4000多个。从类别看,分一针1.5毫克和3毫克两种剂量,根据标准装、3盒装、5盒装等包装不同,价格从300~3000元不等。有店铺月销量最高达200多单,但因为需要冷链运输,有的商家设定的运费就高达180元。咨询客服这类药物是否能用于减肥时,不少商家直接回复“可以”,有的则称“不建议”。然而购买页面并不能直接下单购买,第一步必须先填写包括姓名、身份证、手机号、确诊疾病、处方等在内的问诊信息。不过,对于没有处方又想购药的买家,有客服称,可以留下联系方式电话沟通。通过私下转账后,商家直接发货,这样可以规避网购平台系统的审核。

中新经纬发布《“一针瘦4斤,花费不到3000”,把降糖药当减肥药使靠谱吗?》称,目前市面上流通的司美主要分为三个渠道,第一,从医疗机构或者药店通过医生开药,需要在医院由医生开具处方证明,并根据医生制定剂量注射;第二,在京东、美团等第三方平台上传处方购买;第三,通过代购购买。在某电商平台药品旗舰店咨询,能否购买药物进行减肥,客服人员表示,很多客户都用来减重,反馈很不错。在没有提供处方的情况下,药店主动提出可以加微信,开纸质处方单。药店通过帮消费者“伪造处方”的方式,逃避第三方互联网网售平台监管,并意图将消费者引向微信平台进行交易。

业内人士直言,超适应症用药存风险,用降糖药减肥需慎重。如国家首批健康科普专家、甘肃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孙延庆教授表示,正常人使用降糖药物可能会出现低血糖、肾功能损伤、肝功能损害等一些身体其他机能的损害。而肥胖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遗传、饮食习惯和运动量少等原因。“靠药物减肥不可取,虽然能起到一点微弱的效果,但不对症,副作用会大于获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教授李舍予表示,目前这类药物用作减脂的销售途径尚不规范,很多情况是院外用药,可能未经医生建议,自行通过药房、经销商购买,因此可能位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管的盲区。

减肥适应症申请获受理

国产降糖药“入局”减肥市场

2022年7月13日,华东医药公告称,公司利拉鲁肽注射液用于肥胖或超重适应症的上市许可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公告显示,国内尚无针对利拉鲁肽注射液肥胖或超重适应症递交上市申请的厂家,华东医药成为国内首家提交利拉鲁肽生物类似药两个适应症(糖尿病适应症、肥胖或超重适应症)注册申请并有望成为首家获批的企业。一时间,降糖药“入局”减肥市场等情况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爱美人士身材 “内卷”,对减肥药市场的需求也日益膨胀。据公开资料显示,我国成年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而肥胖症与包括Ⅱ型糖尿病、心脏病、某些癌症的发生存在密切关联。目前,我国针对减肥的现有的疗法不能有效平衡疗效与副作用。此前,“减肥神器”西布曲明造成严重心脑血管风险的案例仍让人心有余悸。此次,消费者将目标锁定了降糖药。

降糖药大受减肥人士追捧,背后原因还有国内获批相关药物较少,造成了“僧多肉少”的局面。金融界发布《国内首个申报减重适应症利拉鲁肽来了!华东医药研发进度再度领先》称,根据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发布的《体重控制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显示,我国目前仅有奥利司他胶囊一种药物获批用于肥胖或体重超重患者的治疗,合规、安全及有效的体重控制药物存在巨大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由于以利拉鲁肽为代表的GLP-1类药物在减重方面呈现出显著的治疗效果,兼具减肥、降糖和心血管获益的功效,是在肥胖或超重领域相对成熟稳定和安全的靶点,近年来相关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界面新闻发布《财说|百亿减肥药市场 “神药”将至,华东医药能否独领风骚?》称,目前国内唯一获批的减肥药是奥利司他,是一种脂肪酶抑制剂,可减少胃肠道对脂肪的吸收,但没有通过抑制神经中枢降低食欲的效果。从疗效上,奥利司他愈来愈难满足市场需求,尤其相对更严重的肥胖症患者。

微信公众号“药时空”发表《120亿医美新市场,引来恒瑞、信达、华东围抢》称,实际上,市场上并不是没有减肥药获批。截至2021年,FDA批准了6种减肥药物,分别为罗氏原研的奥利司他(1999年)、氯卡色林(2012年)、芬特明-托吡酯复方制剂(2012年)、纳曲酮-安非他酮复方制剂(2014年),诺和诺德的利拉鲁肽(2014年)、索马鲁肽(2021年)。其中,氯卡色林、芬特明、安非拉酮这三款药物由于存在较大的副作用或较强的成瘾性,导致不是被撤出美国市场,就是被监管或限制使用;而诺和诺德的两款药物在安全性和减重效果方面都已得到临床试验和国外市场的检验,但目前减肥药适应症尚未在国内获批上市。

因此,目前国内仅有一款副作用较小的奥利司他于2001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商品名为“赛尼可”,并于2007年被批准为减肥非处方药。虽然目前国内减肥药市场由奥利司他占主导地位,但是奥利司他受制于油性斑点、脂性腹泻等严重副作用。

多企业争相布局 格局生变在即

据公开资料显示,全球获批最早的GLP-1类减肥药利拉鲁肽的化合物专利将在2022年至2023年失效,此外,度拉糖肽和司美格鲁肽的核心专利也将到期,到期时间分别为2024年和2026年。减重市场无疑是一块“肥肉”,众多国内药企纷纷展开布局。

《新京报》刊发《又有两款利拉鲁肽上市申请获受理,“首款国产”将花落谁家?》称,在减重适应症方面,作为近几年上市的一类新型降糖药,GLP-1受体激动剂在降糖的同时,还具有减轻体重、降低血压,保护心血管和肾脏等作用。目前全球已有多款GLP-1类似物被批准用于治疗糖尿病,但仅有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在国外被批准用于治疗肥胖,均是诺和诺德旗下产品。国内除了华东医药已递交上市申请外,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万邦医药、亦庄国际蛋白药物有限公司、爱美客控股子公司诺博特生物的利拉鲁肽也在针对减重适应症展开临床试验。

21世纪经济报道发布《降糖药利拉鲁肽成“减肥神药”?华东医药、爱美客、复星医药等10余家药企入局 争夺百亿减肥市场》称,翰宇药业成为国内第三家上市申请获得受理的厂家(原研公司除外)。翰宇药业不仅发力利拉鲁肽注射液,还同时布局了利拉鲁肽原料药,后期会考虑拓展利拉鲁肽注射液在肥胖或超重领域的适应症。

中新经纬发布《降糖药成“减肥神器”火到断货背后,药企们瞄上了这个赛道》称,根据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公示,就利拉鲁肽肥胖或超重适应症,中国也有多家药企正在进行临床试验。

除了布局利拉鲁肽仿制药外,还有部分药企对减肥药进行研发,包括甘李药业、仁会生物、信达生物等。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注射液适应症为超重/肥胖,今年3月,仁会生物宣布称,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已受理贝那鲁肽减重适应症境内上市申请。2021年3月23日,甘李药业宣布,公司收到国家药监局下发的《受理通知书》,GZR18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据甘李药业2021年年报,GZR18为每周注射一次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拟开发适应症为II型糖尿病、肥胖及超重。信达生物制药与礼来制药共同推进的一款创新化合物“”,临床审批适应症为II型糖尿病和超重或肥胖。6月8日,信达生物宣布,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双重激动剂(研发代号:)在中国超重或肥胖受试者中的一项II期临床研究达到了主要临床终点和所有的关键次要临床终点。

除了上述企业,还有石药集团全资子公司百克生物制药的TG103注射液、杭州先为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XW003注射液、豪森药业的HS-20094注射液等也在进行超重或肥胖适应症的临床试验。

据公开资料显示,国内最先在GLP-1受体激动剂有所突破的两家企业为上海仁会生物和江苏豪森药业。仁会生物生产的贝那鲁肽(谊生泰)于2016年获批上市,而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聚乙二醇洛塞那肽(孚来美)于2019年获批上市。尽管国内上市了2款GLP-1受体激动剂产品,但进口药仍占据超90%的市场份额。目前,国内共有9款GLP-1受体激动剂上市产品,其中,国产2款,进口7款。

微信公众号“亿欧健谈”发表《千亿降糖市场激战正酣,GLP-1RA巨头神仙打架》称,由于利拉鲁肽和艾塞那肽微球在中国的专利将到期,国内仿制药企纷纷开始发力。当前已经有大量国内企业布局利拉鲁肽和艾塞那肽微球相关仿制药,核心专利到期后,预计陆续会有仿制药上市。有数据显示,国内仿制利拉鲁肽的企业有11家,仿制艾塞那肽及艾塞那肽微球的有6家。其中,根据亿欧智库的数据显示,仿制利拉鲁肽注射液进展最快的是杭州九源基因(华东医药),已提交上市申请。此外,度拉糖肽和司美格鲁肽的核心专利也将到期,一些企业如通化东宝已经开始提前布局,进行临床前研究。

GLP-1受体激动剂在减肥适应症上竞争激烈。有数据统计,FDA目前仅批准了6款肥胖症长期治疗药物,市场仍较为紧俏。在这6款药品中,利拉鲁肽独占鳌头,2019年的数据显示,它占到了全球肥胖处方药市场56%的市场份额。2021年,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也获批了肥胖适应症。在中国,华东医药利拉鲁肽减肥适应症正处于III期临床,仁会生物亦在该适应症上攻坚。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